譚維維《姐放3811》今日正式上線 用歌聲繪就的女性群像圖 進入她們的內心世界
中國藝人網訊www.ruea.cn從今年4月份起,譚維維陸續發布了幾首單曲,作為2020全新專輯《3811》的先導EP,《章存仙》、《阿果》、《魚玄機》,三位不同時空、不同身份的女性的動人故事,讓聽眾對接下來的作品中的女性,充滿了期待與遐想。今日,《姐放3811》EP上線,一次性帶你走進《吳春芳》、《如花》、《錢夫人》、《趙桂靈》以及《卡利》的世界……
《3811》駛入第二站。這一站,譚維維又用自己的歌聲,為五位各具代表性的女性繪制了一張群像圖譜。就讓我們透過音樂的方式,來解讀她們的別樣人生。
先來認識第一位《趙桂靈》。她,便是曾給許飛寫出過《父親寫的散文詩》的詩人、詞作家董玉方的母親。和中國千千萬萬個母親一樣,她們年輕時忙著生養孩子,給兒女盡量好的照顧,到年老后,卻有一種被時代拋棄了的感覺——在中國,其實是有5億人不上網的,尤其是老年人。據國家統計局的2019年數據,60歲以上的人,上網比例僅為23%。平均每四個老人中,就有三個老人未曾接觸過網絡,而《趙桂靈》,就是這樣一位沒怎么接觸過網絡的老年人。
未來,這些人可能就會被排除在社會生活之外,俗稱“社會化死亡”了。這“社會化死亡”的名單中,女性至少占了一半。如果不被“死亡”,可能需要兒孫們行動上的關愛,或是自己努力求生,以女性的堅韌,以母愛的源動力,比如,第二首歌曲中這位名叫《吳春芳》的女性。
《吳春芳》的創作靈感來源于一個真實的報道:吳春芳是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女兒開夜班出租。女兒幾乎在出租車上長大,從6個月到 6歲。身邊也有很多好心人想給予幫助,還有人想與她重組家庭。吳春芳顧念孩子,對建立新的親密關系躊躇不前。現在,吳春芳仍是開著出租車,獨自帶著女兒,再難也要撐下去。前陣子“疫情”爆發,可能是女兒為數不多不用生活在出租車上的日子;現在,“疫情”好轉后,在女兒要上學讀書之前,吳春芳帶著女兒,又再上路了。
與《吳春芳》這樣的單親媽媽不同,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熱衷于“買買買”,因此也被外界貼上了“非理性”的標簽。可女性消費者真的就沒有理性可言嗎?針對女性消費者及其消費行為的研究表明,事實并非如此。透過現象去看本質便不難發現,她們自有其合理的消費邏輯。
那些櫥窗里陳設的、昂貴的奢侈品并非只是一件設計優美、制作精良的物品,它們還是現代社會男女關系建立、維系與鞏固的信息編碼器和發報機。可見,第三位登場的“買買買”的《錢夫人》們,在她們雍容華貴的表象背后,其實有著很深層次的理性思考與行為動機。
像《錢夫人》這般,可以通過物質在精神上取悅到自己,同時也吸引到男方的還算比較幸運,電影《胭脂扣》中梅艷芳飾演的如花,卻癡情到為愛離世,才最終發現:癡心錯付。
《如花》這一生,有愛意,也含著恨意,愛得足夠詩意,最終又飽含了憾意;如果還能有來生,愿“以時光為座駕,如一萬朵盛開的花,在馬上相愛前,馬蹄封印如蓮花”;面對感情的結局,如花也不再淚如雨下。
今日上線的《姐放3811》中的四位女主角:《趙桂靈》、《吳春芳》、《錢夫人》、《如花》,看似都是一眼就能被大家看穿的女人,但卻很少有人能真正看穿她們各自隱藏在人群背后,甚至只深埋在心底的那滴眼淚。而譚維維希望用歌聲來傳達和描摹的,正是她們這四滴素日里不為人所知的眼淚。
關愛女人,其實就是要懂得去關照她們的這一滴淚,女人為什么哭了,又用什么擦淚?賣個關子,最后出場的《卡利》,她會如何回答?請自行去歌中尋找屬于你自己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