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24-31636188 免費注冊 用戶登錄
          當前位置:中國藝人網> 娛樂周邊 > 正文

          以青年之鏡頭,記錄青春之中國

          2022-08-15 13:52:03    來源:山東中醫藥大學三下鄉實踐小組

            2022年6月18日星期六,山東中醫藥大學三下鄉實踐小組“青”系神“州”隊在中午12點集合于青州高鐵站。準備在濰坊市青州市展開為期4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

            青春的印記鐫刻在高山原野、荒漠戈壁、海島邊疆,鐫刻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一個個青年的拼搏奮斗,匯聚成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成就的是一個青春盎然的中國。新時代中國青年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正在拔節生長、奮力奔跑,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在本次的三下鄉活動中,我們“青”系神州隊來到了古九州之一的濰坊青州,在這里,我們用鏡頭穿梭千年的光景,記錄時間這支健毫在這人杰地靈之處畫下的濃墨重彩。

            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容納一切生活的軌跡。昔有豫州故郡,洪都新府。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今天的青州便是,靜少城市喧,渺有江湖趣。

            圖為小組參觀范公亭建筑,學習宋代文人大儒先憂后樂的家國情懷。通訊員張啟萌提供。

            圖為參觀李清照故居,體會千古才女浪漫而波折的人生。

            煌煌中華,九州萬方。厚民生業,本固邦寧。在范公亭公園,我們對主要景點進行了解、記錄,并通過網絡等查找資料,對其發展進行研究。范公亭公園作為青州主要歷史遺跡之一,其傳承之跡值得研究。公園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人們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建三賢祠,為后人祀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之所。清順治十八年(公元 1661 年)公園重修,并于祠后崇臺之上建“后樂堂”,取名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游人休息之所。2014年開始青州市政府對該園提升改造。對園內道路系統進行完善,實現從彌河文化生態園、南陽河、范公亭公園到南陽湖的一條線觀光游覽;延續古城歷史文化風貌,對公園基礎設施進行重新整修;進行水系貫通,清理洋溪湖并引入南陽湖水,利用現有泉眼改善水體環境。通過改造,實現歷史文化氣息與居民生活的相互滲透。

            圖為青州博物館內的展品。

            圖為小組成員在博物館中學習黨史。

            圖為小組成員在博物館中學習黨史。

            從孔夫子文從周禮,到乾隆帝賜器十供,兩千年儒風浩蕩。從顏真卿筆鋒雄健,刻家門風骨;到土爾扈特歸途萬里,念鄉土情深。洛神睹江山千里,曉丹青有續;右軍共太白豪情,慰翰墨長存。尊仁重禮、敬道崇義、家國一體觀念,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將各族兒女緊密團結在一起,秉持天下為公之胸懷,凝聚萬眾一心之偉力,共護萬里江山,金甌永固。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山河為證、歲月為名。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嘉興南湖上的小小紅船到領航中國的巍巍巨輪,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不改、本色依舊,團結帶領億萬人民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圖為小組成員正在了解傳統手工藝品。

            圖為海岱都會坊。

            古代青州地處海岱之間,歷代為都會之地和軍事重鎮,曾長期作為山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商貿發達,商賈輻輳,被譽為“三齊重鎮,海岱都會”。為彰顯古代青州的歷史地位,設立了這座牌坊,該坊四柱三門式,總高度9.4米,總寬14.4米。四柱三門式,中間之門寬闊,可以通車馬。

            圖為柱國坊。

            牌坊是中華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勛、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為山門的,還有的是用來標明地名的。又名牌樓,為門洞式紀念性建筑物,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屬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豐功偉績,兼有祭祖的功能。青州的牌坊文化也讓我們感受到這個城市歷史的滄桑。

            圖為小組成員在青州一中進行招生活動。

            山東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8年,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1981年成為山東省重點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中醫藥院校、山東省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省級文明校園、山東省高水平學科和高水平大學。學校在省屬高校中擁有國家重點學科最多,首批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首批成為國家“973”項目首席承擔單位,碩士點數量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學校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厚德懷仁、博學篤行”的校訓,堅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礎、注重傳承、勇于創新”的辦學特色,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經過六十余年幾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奮斗,培養出十余萬中醫藥和健康服務相關專業人才,綜合辦學實力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

            圖為參觀當地的中藥企業。

            圖為參觀中藥制作工廠。

            我們的三下鄉之旅充滿了驚喜,正當我們準備結束為期三天的實踐活動時,突然接到參觀當地的一家中藥生產企業的邀請。

            山東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學科創建于1958年,分別于1981年和199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中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是山東省唯一的中藥學研究生學位點。依托已有的學科資源優勢,瞄準學科的國際發展前沿,圍繞中藥學學科前沿和山東省創新驅動需求,對接山東省“十強”產業中的醫養健康方向,針對制約中藥發展的瓶頸問題,完善中藥質量控制與產業技術鏈條。

            本次三下鄉活動中,我們受邀參觀中藥企業也證明了社會各界對我校在中醫藥領域做出貢獻的認可,是我們身為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子的榮幸。

            圖為小組成員結束紀念。

            本次三下鄉活動的青州之行可謂收獲滿滿,我們團隊既增強了團結協作,合力攻關的能力,提高了個人的文化素養。又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了學校賦予我們的任務。(來源: 山東中醫藥大學三下鄉實踐小組)